当下的BIM平台落地应用难?为何难?
BIM协同平台在最开始被提出来时,是要实现BIM云平台三要素:技术、流程、观念三者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
●技术是基础,建设BIM平台是很多技术的积累,缺少技术将寸步难行。
●流程是关键,没有个性化、标准化的流程支持,信息化将如一潭死水。
●观念是保证,缺乏正确的观念,技术一无是处。
如今BIM平台多如牛毛,很多人错误的认为研发出一个BIM平台很简单,然而这些平台里面能称之好用的屈指可数,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BIM协同平台,但始终无法真正落地,我们从这几方面做下总结。
痛点分析
一、BIM模型不落地
BIM模型与现场实际情况不一致,往往项目现场BIM人员与实际生产岗位人员是两个团队,而现场生产瞬息万变,各种突发情况只有一线人员才清楚,BIM技术人员更多的是在后台,被动的接收现场信息,这样就造成了现场数据孤岛,无法把现场真实情况及时准确的反应在模型上,更不用说BIM数据还面临格式规范多、数据兼容困难 ,集成困难大等问题。所以,当前阶段很多BIM协同平台注重以BIM模型驱动项目协同管理往往只会变成项目立项之初的美化愿景,真正实现起来却困难重重。
二、不与业务相结合
项目管理是一项科学而严谨的管理学科,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一直围绕着项目“三控、三管、一协调”进行,所涉及的内容包括“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”等,如何把项目管理业务嵌入到平台中是现在BIM协同平台所面临的最大问题,就拿项目管理最关注的质量管理来说,质量管理包括生产任务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的质量资料,质量验收的标准、规范,质量技术交底,与质量管理制度有关的三检制度、实测实量制度等,这些内容都是每个质量人需要关注,而不是简单的通过平台拍个照片,描述下内容就完事的。所以只有真正把业务与平台结合起来,让用户相信软件可以替代传统的工作方式,才能真正把项目管理数据在平台上跑起来。
三、为了BIM而BIM
BIM协同平台除了注重在业务协同上,同时也关注数据在BIM模型的展示,设计阶段给了BIM静态的原始数据,而施工阶段则需要解决动态的过程数据如何进入到BIM中,这也是目前很多BIM平台希望通过模型去管理现场的初衷,只是现在解决方案却比较生硬,希望一线人员通过平台直接把数据放到模型中,但是这样的方法却与现场的工作习惯相违背,现场的网络环境、硬件设备也难以支撑模型的应用,最终的结果是导致现场增加很大的工作量,也很难看到成效,变成了为了BIM而BIM的“面子工程”。
四、用户定位不清晰
一个项目是否上BIM平台,往往是项目决策者定下来的,而真正平台数据采集的用户却是项目一线人员,项目决策者的需求是希望通过数据管理项目,辅助项目决策,所以推广BIM平台的人都会大肆鼓吹平台可以为项目获得多少数据,强调数据价值,而忽略一线人员的需求,使得一线人员动力不足,导致平台在项目使用过程中发挥不了作用,平台也慢慢变成了“项目花瓶”,平台用不起来,更别谈数据价值了。项目一线人员日常工作繁忙,交叉作业多,所以希望有一个工具能够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效率,让他们有条不紊的推进工作,所以BIM平台的重点除了在于业务落地外,还需注重如何简化操作步骤,提升交互友好度,真正变成一线人员的工作利器,让一线人员乐于用,变成一个有用的“工具”,而非增加工作量的“平台”。
综上所述,BIM协同平台想要真正实现落地,至少需要将以上四项痛点真正解决,让不同的用户在平台上都能找到他所关注的点,让各类人员都愿意使用,这才是BIM协同平台现阶段真正价值点所在。